自学考试报考咨询
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战考网 > 自学考试 > 公共课 >

2022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题

时间:2021-12-03 16:36 来源:战考网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时代新人应担当的历史使命是

  A.争取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中,解决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的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其中,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政治建设应然状态的是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4.人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物,具有多重属性,其中最主要的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的社会属性的是

  A.人的条件反射

  B.人的新陈代谢

  C.人的食欲和性欲

  D.人的语言和思维

  5.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看法和总观点。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下列关于人生观与世界观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B.人生观决定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C.一个人的人生观往往是自觉的、系统的,世界观往往是不自觉的、不系统的

  D.世界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用人生观去观察和对待世界问题,就形成了世界观

  6.1835 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对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先实现了自我价值,才能创造出社会价值

  B.确立较高的人生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C.只有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才能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

  D.人生的社会价值必须和自我价值相结合,并通过自我价值表现出来

  7.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贯穿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的是

  A.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

  B.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

  C.成为一个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D.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8.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受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面对这一矛盾,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

  B.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

  C.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

  D.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9.“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他们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献身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爱国主义篇章,推动着祖国朝繁荣富强的方向发展。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A.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B.抵御外来侵略,扞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D.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10.不同的时代条件,对爱国主义提出不同的时代要求。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为

  A.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

  B.对经济全球化的参与

  C.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D.对祖国辽阔土地、壮丽河山的热爱

  11.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同舟共济、协力奋进,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近代以后,面对外来侵略,中国各族人民手挽手、肩并肩,共同书写了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今天,14 亿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勇往直前,取得了世所罕见的经济社会发展奇迹。这集中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

  A.伟大创造精神

  B.伟大奋斗精神

  C.伟大团结精神

  D.伟大梦想精神

  12.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进入新时代,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我们必须坚持的国家安全观是

  A.总体国家安全观

  B.综合国家安全观

  C.传统国家安全观

  D.现代国家安全观

  13.在社会规范体系中,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下列关于 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法律是道德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形成提供依据

  B.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法律所制裁的行为

  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14.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道德领域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

  A.坚持什么原则的问题

  B.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C.以什么为重点的问题

  D.继承和弘扬什么的问题

  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其中,***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最高层次的道德目标是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16.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职业道德是- -种软约束,对任何人都没有强制性

  B.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往往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

  C.从事不同职业活动的人,需要遵守相同的职业行为规范

  D.职业道德往往以简洁实用、生动明快的形式表现出来,约束和激励从业者

  17.我国古代有很多道德修养的好方法。其中,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坚决将其克服和整治掉的方法,称为省察克治。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省察克治这种道德修养方法的是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8.法治思维是与人治思维相对称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

  A.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都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B.法治思维具有稳定性,人治思维具有随意性

  C.法治思维是逻辑性思维,人治思维是非逻辑性思维

  D.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在于法律的多寡与好坏

  19.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下列关于法律权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唯一来源

  B.法律权威只能源自法律的内在说服力

  C.法律权威意味着社会行为只能由法律来调整

  D.法律权威从根本上说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下列选项中,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又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保证的是

  A.人民主体地位

  B.中国***领导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21.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通过法的实施而对一般人或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称为法的

  A.教育作用

  B.评价作用

  C.指引作用

  D.强制作用

  22.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进而由这些法律部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称为.

  A.法系

  B.法的渊源

  C.法律体系

  D.法治体系.

  23.体现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是一个国家的

  A.政体

  B.国体

  C.基本经济制度

  D.基本社会制度

  24.公民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了广泛的公民权利,其中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属于

  A.人身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

  C.政治权利和自由

  D.社会经济权利

  25.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认为确有错误,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称为

  A.简易程序

  B.执行程序

  C.第二审程序

  D.审判监督程序

  二、简答题

  26.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27.简述爱国主义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28.简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29.简述中国特色社会法治体系的内容。

  30.简述我国宪法的特征。

  三、论述题

  31.试述法的概念和特征。

  32.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33.结合社会公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论述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上一篇:暂无上一篇
分享到:
  • 扫码加学历类考试老师微信
  • 进行“一对一”考试资讯
  • 注意:

  • .在添加客服时,备注自己要咨询的【考试种类+地区】

  • .先添加客服,再由客服按实际情况推荐给考试老师

  • .添加老师可咨询:考试信息+考试资料+交流群推荐

自学考试预报名
头

网站介绍 企业新闻 考试动态 新媒体矩阵 合作推广 网站声明 全站导航 加入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苏ICP备案号18066411号-3 icp备:苏B2-20200036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湘江路32号

Copyright@2020-2022南京双引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