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确有专长考点总结|中医诊断学第九章-六经辨证

时间:2021-12-29 14:06 来源:战考网

  执业医师资格笔试考试中诊断学是比较重点的内容贯穿考试的全部,非常的不好掌握,在六经辨证种的知识点是较多的,也是比较重要的,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了20考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加以注意:。

  1、六经辨证的主要内容:以六经所系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将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综合归纳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六类。

  2、六经辨证特点:故凡病位偏表在腑、正气不衰、邪正抗争激烈者,多为三阳病证;病位偏里在脏、正气不足、邪正交争于里者,多为三阴病证。

  3、六经病证的传变方式:包括传经,直中、合病、并病四种方式。

  4、太阳中风证(太阳经证):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辨证要点:恶风、汗出、脉浮缓。

  5、太阳伤寒证(太阳经证):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辨证要点: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紧。

  6、太阳蓄水证(太阳腑证):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小腹满,口渴,或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辨证要点:发热恶寒、小便不利、脉浮。

  7、太阳蓄血证(太阳腑证):临床表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辨证要点: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大便色黑如漆。

  8、阳明经证:临床表现: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辨证要点: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

  9、阳明腑证: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汗出,脐腹胀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辨证要点:潮热汗出、腹满硬痛、便秘、苔黄燥、脉沉实。

  10、少阳病证: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脉弦。辨证要点: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11、太阴病证: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口不渴,自利,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或弱。辨证要点:腹满时痛、自利、口不渴及虚寒症状。

  12、少阴寒化证:临床表现: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身热反不恶寒,甚至面赤,脉微细。辨证要点:无热恶寒、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细等。

  13、少阴热化证:临床表现: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少苔,脉细数。辨证要点:心烦不得眠及阴虚症状。

  14、厥阴病证:临床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脉微,四肢厥冷,呕吐或吐蛔,病者静而复时烦,得食而呕。辨证要点:消渴、心中疼热、饥不欲食。

  15、循经传:按照六经顺序病证相传: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

  16、越经传:隔一经或两经即以上病证相传:太阳病证→少阳病证。

  17、表里传:互为表里两经病证相传:太阳病→少阴病。

  18、直中:伤寒初起不以阳经为始,病邪直入三阴经。

  19、合病: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

  20、并病:一经病证未愈,又见他经之病太阳少阴并病、太阴少阴并病

  20、亡阴证:主要表现为身热烦渴、唇焦面赤、脉疾数、汗出如油的危重证候。


分享到:
  • 扫码加医药类考试老师微信
  • 进行“一对一”考试资讯
  • 注意:

  • .在添加客服时,备注自己要咨询的【考试种类+地区】

  • .先添加客服,再由客服按实际情况推荐给考试老师

  • .添加老师可咨询:考试信息+考试资料+交流群推荐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报考费用获取
头

网站介绍 企业新闻 考试动态 新媒体矩阵 合作推广 网站声明 全站导航 加入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苏ICP备案号18066411号-3 icp备:苏B2-20200036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湘江路32号

Copyright@2020-2022南京双引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